上周滬深股市在銀行理財、證券期貨私募資產(chǎn)管理等“一行兩會”政策利好以及國務院常務會議關于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要松緊適度的鼓舞下,走出沖高震蕩的走勢,盤中上證指數(shù)觸及2900點上方。下半周在獲利回吐的影響下震蕩回落。從目前看,在政策利好淡去后,市場能否恢復內(nèi)生性走強動力以及成交量能否再次放大,將成為影響后市方向的重要因素。就短線市場而言,以縮量盤整為主,并蓄勢再次向上發(fā)力。如量價不能再創(chuàng)新高,則二次沖頂失敗,構成M頭形態(tài),正式終結本次反彈。
首先,本次“七翻身”行情是在技術嚴重超跌以及金融、財政政策利好刺激下產(chǎn)生。前者上證指數(shù)周線七連陰,逼近歷史極值。后者讓市場對流動性預期改善,以及減稅降費、財政加大對基建、交通、棚改的投入產(chǎn)生新的期盼。不過到目前為止,技術反彈和能量修復基本達標,時間、空間都已滿足反彈要求,如果再要走的強一點,就要去挑戰(zhàn)3000點整數(shù)關口和向3138點下跌半分位靠攏,這一點從現(xiàn)在看有點難。從政策層面看,利好對穩(wěn)定市場預期,改善悲觀情緒,刺激多頭出擊等有較明顯作用。下一步需要觀察的是當利好被消化后,市場能否恢復到一個相對自然的多空平衡的狀態(tài),畢竟前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就是說,未來大盤能否在2800點一線震蕩企穩(wěn),如果再次擊穿2800點,將對前期抄底力量產(chǎn)生重大打擊并在磁吸效應的作用下,向前期低點二次探底。
其次,關注成交量的匹配情況。在本次反彈中,最大成交量是在上周二出現(xiàn)的滬深單日4929億元,較平均3000-3500億元的有明顯釋放,也基本回到了今年一季度時的平均水平。不過,在當前存量資金博弈的格局下,單日5000億元存在明顯的瓶頸效應,如果能持續(xù)突破5000億元,行情大概率可再上臺階,柳暗花明,反之則繼續(xù)龜縮在一個低位防空洞里“螺螄殼里做道場”。從目前看,上周后期大盤已經(jīng)縮量盤整,本周內(nèi)有望再度向上發(fā)力做二次嘗試,如果量價再次突破,則反彈可續(xù)。
第三從盤中熱點看,輪動迅速。從前周五、上周一的銀行保險等金融股,到上周二周三的建筑股、鋼鐵水泥等建材股,再到周四周五的低價股集體漲停,顯示出多頭資金的短線特征,基本上是打一兩槍后迅速轉(zhuǎn)移陣地,對消息面的緊密度很高,但持續(xù)性穩(wěn)定性不佳。在這種情況下,對于后手介入的投資者就相對被動,好一點有收益但很薄,差一點的話就被套“站崗”了。從以往看,一波有寬度有厚度的階段性反彈,都會有一兩條持續(xù)不熄的熱點主線作為“標配”。而目前并不清晰,需進一步觀察。
總體看,短線縮量盤整后市場期待二次走強,但有效突破難度較大,維持在2800點一線震蕩是大概率事件。投資者在操作上不宜追高,保持彈性,邊走邊看。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