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30億償債款竟被銀行截胡?成中民投債大跌導火索,公司剛剛給出最新回應,3000億民企巨頭依舊迷霧重重
2月11日,豬年首個交易日,中民投旗下公司債“17中民G1”開盤即大跌,創(chuàng)上市以來最低價,兩度遭遇上交所臨時停牌。2月12日起,中民投申請暫停包含“17中民G1”在內3只公司債的競價系統(tǒng)交易。
盡管因暫停競價交易,債券價格不再斷崖式下跌,但旗下港股上市公司中民筑友智造科技(00726.HK)卻開始大跌,2月12日盤中一度下跌超過30%,股價收于0.082港元,為2008年10月以來的最低。2月13日,在恒生指數(shù)大漲之下,中民筑友智造科技止跌回升。
據券商中國記者獨家獲悉,觸發(fā)中民投債券與子公司接連大跌的導火索為一只30億元私募債違約,而私募債違約緣由在于中民投30億償債資金被一家農商行截胡劃走。是哪家銀行截走了這筆款?
同時,2月11日晚間,中民投官微宣布來自正大集團的楊小平出任董事局聯(lián)席主席,這也是該公司自成立以來,在原本有董事局主席情況下,首度設立董事局聯(lián)席主席。
中民投股東方面依舊迷霧重重,除了實繳注冊資本與宣稱的500億元相差近100億元,有5家信托公司出現(xiàn)在中民投股東之列,大多數(shù)為代持股份,股東身份成謎。
截至2月14日上午券商中國發(fā)稿,中民投未就債券違約等問題進行正面回應,但公司方面發(fā)來最新情況通報中提到,中民投與交易對手簽署了協(xié)議,完成了不符合戰(zhàn)略轉型方向的重要項目退出,同時正在與國內、國外有意向的戰(zhàn)略投資者溝通推進,中民投預計,將在較短時間實現(xiàn)重大突破。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中民投30億PPN于今日(2月14日)才完成兌付。
債券、子公司接連大跌
盡管過了一個安靜的春節(jié),但是豬年開市以來的市場狀況,有點讓中民投措手不及。
先是2月11日,中民投旗下公司債“17中民G1”開盤即大跌,一度跌幅超過30%,創(chuàng)上市以來最低價,兩度遭遇上交所臨時停牌,“17中民G1”收盤報收36.65元,當日跌幅27.85%,較票面價格已跌逾60%。
于是,中民投向上交所申請公司債券(“17 中民 G1”、“18 中民 G1”、“18 中民 G2”)2月12日起暫停競價系統(tǒng)交易。
中民投稱,待相關情形消除或發(fā)生進一步變化后,公司將再行申請對上述債券的交易機制做出調整并及時公告。
暫停競價系統(tǒng)交易,擋住了債券進一步下跌的腳步,卻擋不住港股子公司的大跌。
數(shù)據顯示,中民投旗下幾家投資公司合計持有港股上市公司中民筑友科技超過60%的股份。
中民筑友智造科技(00726.HK),前一日(2月11日)股價還在上漲,2月12日卻出現(xiàn)大跌,以0.117港元開盤,盤中一度下跌達到31.9%,最終收于0.082港元,下跌29.31%。
債券和旗下子公司接連大跌,反映的正是部分投資者的恐慌。
“‘16民生投資PPN001’私募債原本應于1月29日兌付,截至目前已經逾期十幾天了?!敝ぶ忻裢兜氖袌鋈耸繉θ讨袊浾弑硎荆顿Y人出于對“17中民G1”兌付能力的擔憂而出現(xiàn)砍倉,應該是導致債券大跌的原因。
30億償債資金遭遇截胡?
實際上,中民投公司債和港股子公司大跌的直接導火索,正是春節(jié)前一筆30億元的私募債兌付問題引發(fā)。
具體而言,2016年1月,中民投發(fā)行了一只規(guī)模30億元私募債,即“16民生投資PPN001”全稱為“中國民生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度第一期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年限為3年,票面利率5.2%,到期兌付日為2019年1月29日。
然而,中民投將原定1月29日到期的“16民生投資PPN001”推遲3天,即在2月1日進行償付,但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截至2月11日仍然沒有兌付。而中民投至今沒有明確說明該債券是否構成實質性違約,較為明確的說法是該債券構成技術性違約。
“‘16民生投資PPN001’的債權人原本可以收回的資金的,結果劇情峰回路轉,被一家農商行中途截胡,提前將中民投的償債資金劃走,導致至今沒有還上,債權人怕是欲哭無淚?!敝ぶ忻裢兜氖袌鋈耸繉τ浾弑硎荆壳案鱾鶛嗳藢Υ溯^為緊張,不敢對外披露信息。
券商中國記者向該筆債券的承銷商興業(yè)銀行核實上述情況,不過相關人士均三緘其口不愿透露信息,是否兌付也未給出明確答復。
“主承銷商沒有披露信息的義務,但是如果連兌付與否都不肯明確說,違約的可能性比較大。”某農商行投行部總經理對記者表示。
經券商中國記者多方了解,中途截胡30億的農商行或為寧夏黃河農商行。
據記者了解,中民投的光伏項目在寧夏地區(qū)投資較大。根據公開資料,2015年,中民投計劃在寧夏建立全球最大的單體光伏電站,中民投寧夏(鹽池)新能源綜合示范區(qū)計劃建設2GW光伏發(fā)電項目,占地累計約6萬畝,投資金額約為150億。
記者查詢中民投債券募集說明書發(fā)現(xiàn),中民投在寧夏同心和寧夏鹽池已經建設200兆瓦和380兆瓦地面光伏電站以及一個234兆瓦的扶貧電站,總投資規(guī)模合計63.91億元。
不過,券商中國記者在2018年12月所發(fā)的中民投第七期超短融募集書中,所列截至2017年末金融機構借款項目,未看見黃河農商行的借款,唯一一家給中民投借款的農商行為天津濱海農商行,中民國際租賃所借金額為4.5億元。
券商中國記者致電黃河農商行核實,但撥打多次無人接聽。2月12日記者給中民投發(fā)去采訪問題,核實“16民生投資PPN001”是否因農商行截胡導致實質性違約,中民投相關人士表示涉及很多采訪問題需要發(fā)公告,因此需要反復確認。
2月14日,中民投給券商中國記者發(fā)來一份有關引入戰(zhàn)略投資者進展的新聞回應,但未就上述債權違約問題進行正面回應。
關于目前流動性問題,中民投表示,去年以來,復雜多變的經濟形勢和相對困難的民企融資環(huán)境,給企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挑戰(zhàn),這一點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國內外知名專家、企業(yè)家、政府官員對全球經濟的判斷和表態(tài)都并不樂觀。冬天到來,誰都無法置身事外。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生存不易,賺錢更不易。
中民投認為,當下被動局面,是因為前幾年發(fā)展較快,而2017年以來的戰(zhàn)略轉型速度以及應變能力遠遠跟不上變化形勢造成的。
2018年通過努力,共償還到期債務800多億,已減少銀行貸款和債券共計244億元。中民投認為,目前凈資產規(guī)模達到800億元,完成能覆蓋債務和利息,有信心解決當前的流動性困難。
如何解決問題,中民投認為,產業(yè)板塊已經陸續(xù)進入回報期,同時退出不符合戰(zhàn)略轉型方向的重要項目,二是引入國內和國外有意向的戰(zhàn)略投資者,落實重大股權合作后,中民投將獲得全新的發(fā)展動力,實現(xiàn)“從高速發(fā)展向高質量穩(wěn)定發(fā)展,懇切期待各界一如既往地支持和幫助,給予民營企業(yè)贏得發(fā)展的時間。
待償債務約480億
中民投需要償還的債務還有多少?此前中民投的債權募集書披露,截至2018年9月末,中民投及其子公司待償還債務融資工具余額為479.57億元。
其中,公司債182.63億元、超短融70億元、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117.5億元,資產支持專項計劃1.79億元,資產支持票據3.72億元、境外美元債券折合人民幣約82.55億元、瑞典克朗次級票據折合人民幣約21.38億元。
截至2018年9月末,中民投資產總計3108.6億元,負債2327.9億元,資產負債率74.89%,而在2015年末和2016年末該司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7.23%和73.57%,負債率上升主要是運用銀行借款和債權類融資工具進行融資所致。
中民投在債券募集說明書中表示,資產負債率的快速上升,在目前國家整體層面推進金融去杠桿的背景下,一旦融資成本快速攀升,公司財務風險亦將不可避免的增加,可能會對公司財務狀況產生不利的影響。
經營業(yè)績方面,2016年和2017年,中民投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95.15億元、286億元,實現(xiàn)凈利潤分別為36.76億元、55.64億元,2018年前三季度實現(xiàn)營業(yè)收入246.87億元,同比增長48%,凈利潤16.02億元,同比減少近60%。
事實上,在上海銀保監(jiān)局去年11月召開的在滬銀行和保險機構與民營企業(yè)座談會上,中民投董事局主席李懷珍就表示,公司現(xiàn)在也面臨一個新的情況,就是轉型,由重轉輕。
“前幾年情況比較好的時候,資產比較重,周期相對長,現(xiàn)在由重資產、重資本向輕資產、輕資本轉型,我們也正在對資產結構進行一定的調整,準備利用三年的時間在現(xiàn)有的基礎上探索新的商業(yè)模式,譬如物業(yè)公司,我們是中國最大的物業(yè)管理公司,這里就有很多文章可做,另外我們也瞄準鄉(xiāng)鎮(zhèn)綜合體,服務鄉(xiāng)村振興”。李懷珍表示。
李懷珍也坦言,2018年以來,民營企業(yè)面臨的困難非常多,中民投的59家股東都是民營企業(yè),感覺尤為深刻,“希望監(jiān)管部門、銀行業(yè)金融機構能針對暫時有困難的、有潛力的企業(yè)加以側重,實施‘一企一策’、‘一行一策’。對于對市場影響大的但暫時出現(xiàn)困難的龍頭企業(yè),能采取多家銀行一起支持,比如其中一家做主辦行,大家一起想辦法共進退”。
5家信托持股是怎么回事?
回溯以往,中民投是一家來頭非同小可的公司,成立于2014年8月,它由全國工商聯(lián)牽頭組織,59家知名民營企業(yè)發(fā)起設立,注冊資本達到500億元,在業(yè)內可謂大型民企航空母艦。
彼時,59家知名民營企業(yè)包括蘇寧電器、泛海建設、巨人集團、紅豆股份、宗申集團等產業(yè)巨頭,以及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中小公司,股權較為分散,高管方面包括董文標、史玉柱和盧志強等業(yè)內大佬。
中民投在業(yè)內盡管規(guī)模高達3000億元,但是涉及的領域也如其股東一樣繁雜,并無一個核心的主業(yè),包括涉及新能源、醫(yī)療大健康、通用航空、金融地產等產業(yè),以及保險、融資租賃、資管投行等金融和類金融。
2月11日,中民投透露,來自正大集團的楊小平出任中民投董事局聯(lián)席主席,這也是中民投成立以來,首度在已有董事局主席的基礎上設立聯(lián)席董事局主席,亦是2018年10月董文標不再擔任董事局主席后再一次較大的人事變動。自此,中民投也開啟了董事局主席李懷珍和聯(lián)席董事局主席楊小平的“雙頭執(zhí)政”時代。
目前中民投股權結構分散,沒有控股股東和實際控制人,與成立初期的59家股東相比,中民投股東發(fā)生了較大變化,包括盧志強的泛海和史玉柱的巨人均已退出股東之列,在原有股東退出的同時,股東家數(shù)已增至63家,且不少股東仍然未實際出資。
截至2018年10月末,中民投的實收資本為409.46億元,距離成立初期宣稱的500億注冊資本相差近100億元。
其中,其認繳比例最大股東(16.91%)的霍爾果斯市國信保泰創(chuàng)業(yè)投資有限公司,實繳資本卻為0,其次為中泰信托原本認繳比例為14億元持股4%,但實際認繳金額10億元,實際持股比例2.8%。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中民投也是一家信托扎堆持股的公司,除了中泰信托,還有西部信托、陸家嘴信托、國通信托和西藏信托4家信托,分別出資10億元、11億元、3億元和10億元,持股比例分別為2%、2.2%、0.6%和2%。
中泰信托相關人士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中泰信托在中民投的股權,不是自有資金的對外投資,而是作為信托計劃受托人代持股,中泰信托根據委托人授權代表指令履行相應的事務管理職責。
而公開信息中提及的“中泰信托認繳注冊資本20億元,已實繳14億元”的信息,中泰信托表示經核實,在該信托計劃項下,截至2018年12月31日,該信息無變化。
同時,西部信托和國通信托相關人士均向記者表示,上述持股與中泰信托類似,都不是信托公司自有資金持股,均為通道持股,具體出資方不方便透露。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