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的好事情接踵而至。
再過幾個小時,國際指數(shù)編制公司富時羅素就將公布是否將A股納入其指數(shù)體系。在此之前,另一家國際指數(shù)編制公司MSCI宣布推出了一份與A股市場息息相關的咨詢文件,這也是MSCI擁抱A股的最新動作。
MSCI建議:
1.將現(xiàn)有中國大盤A股的納入因子從5%增加到20%,于 2019 年 5 月半年度指數(shù)評審和 2019年8月季度指數(shù)評審這兩個階級分步實施
2.從 2019 年 5 月半年度指數(shù)評審開始,將深圳證券交易所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加入符合 MSCI 指數(shù)條件的證券交易所名單
3.作為 2020 年 5 月半年度指數(shù)評審的一部分,將中國中盤 A 股以20%的納入因子一步納入 MSCI 中國指數(shù)。
MSCI指出,隨著中國A股大盤股納入因子提升至20%,到2019年8月的A股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shù)模擬權重(pro-forma weight)將增加至2.8%。新增納入的中國A股中盤股納入因子到2020年5月將為20%,將進一步增加A股占MSCI新興市場指數(shù)權重至3.4%。
無論MSCI在咨詢文件中提出的建議有多少個,屏幕前的你們只需知道一點:A股在相關指數(shù)中權重的提升將給A股市場帶來真金白銀的增量資金。
至于會有多少增量資金?
是不是故意“搶跑”富時羅素?
為什么考慮納入創(chuàng)業(yè)板以及納入中盤股?
……這些問題,MSCI亞太研究部主管謝征儐26日向上證報給出了獨家回應。
形成下面的八問八答。
有媒體報道說這次發(fā)咨詢是MSCI搶跑“富時羅素”,世界兩大指數(shù)編制公司在“打架”,您怎么看?
謝征儐聽完這個問題,笑說“沒有這回事?!蓖瑫r指出,此次推出咨詢文件是MSCI既定計劃中的。
“我們前期已跟國際投資者溝通過了,我們會在5月底和8月底首次納入A股實施完成后去觀察整個納入的實施情況,以及跟投資者進行交流。如果交流反饋是正面的,我們就會在短期內推出咨詢?!?/p>
那么,首步納入之后的投資者反饋有多正面?
實施上,MSCI咨詢文件在描述相關方面時,用到了一個“overwhelming”(壓倒性的)。
謝征儐解釋說,此前MSCI在納入很多其他市場的過程中,投資者總會遇到一些不順暢的問題,或資金流動性不好,或股票本身的流動性有所欠缺。
“但是這一次中國A股納入過程完成沒有收到負面反饋,投資者在納入步驟實施之后,整個過程非常流暢,交易、額度、流動性以及離岸人民幣市場的流動性都沒有出現(xiàn)問題,這些都是我們觀察到的比較出乎意料的結果,說明這次A股的納入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敝x征儐稱。
若咨詢建議成功實施,將A股的納入因子由5%提升至20%,同時加入中盤股,會有多少增量資金?
謝征儐告訴記者,根據(jù)MSCI測算,以每5%的因子納入A股,帶來的資金大約是220億。
若此次咨詢結果正面,則A股納入的因子提升至4倍,基于5%的納入因子帶來的資金量測算,預計將有660億美元的海外增量資金。
“不過以上數(shù)字只能作為參考,對于資金流入,我們比較能確定的是被動型資金,而主動型資金的基金經理有著不同的想法,可能會低配,也可能會超配。不過從實際流入的資金來看,整體上國際投資者是超配A股的?!?/p>
在這個時間點推出咨詢是基于什么考慮?
謝征儐說,MSCI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是5月底和8月底的指數(shù)納入情況非常完美,投資者在實施以及運作方面完全沒有遇到任何的問題,而且指數(shù)納入帶來的資金流動性也非常好。二是基于A股市場不停的對外開放,市場準入機制更加完善了。
比如4月份滬深港通的額度擴充、A股停牌情況的改善,以及近期上交所實施尾盤競價機制,都反映出中國市場積極對外開放的態(tài)度。
對首步納入A股實施后的資金流量的評估情況?
海外投資者投資情緒高漲亦是MSCI此次很快推出咨詢的原因之一。
反映國際機構者對買賣A股準備程度和投資興趣的特別獨立賬戶,自2017年6月MSCI公布納入A股方案至今,新增開戶數(shù)超過4600個,實際整體資金流入也比預期的220億美金要高得多,達到460億美元。
這個層面也帶給MSCI對納入A股方案很大的信心,因為這意味著投資者會歡迎更多的A股加入他們的投資范圍。
“如果2018年以來A股市場沒有這么波動的話,預計進入A股市場的增量資金要比460億多?!?/p>
為什么考慮納入中盤股?
謝征儐解釋稱,在MSCI指數(shù)編制準則上,所謂的標準指數(shù)比如MSCI中國指數(shù),都包含有中盤和大盤的股票作為整體代表性,幾乎無一例外。但是在中國A股這方面,MSCI在納入時采用了一個先例,沒有把中盤股加進去。
謝征儐稱,這個在指數(shù)編制的層面上是有出入的,并不完全符合MSCI的指數(shù)編制準則?!爱敃r的考慮是中國A股是首次納入MSCI,如果一次性把大盤和中盤股完全納入的話,投資者可能短期時間內無法適應,也無法完全地掌握到每只股票的信息,基于此。MSCI此前提議初步納入時只納入A股大盤股。”
在5%首步納入成功后,MSCI覺得將中盤A股納入的時機已經成熟,可以進一步考慮A股與其他市場在MSCI指數(shù)編制層面的一致性。
另外,在此次方案中,因可能涉及168只中盤股,數(shù)量眾多,MSCI也作出了相應調整,先把大盤股的納入因子提升,一年后再把中盤股納入。
為何考慮創(chuàng)業(yè)板股票?
謝征儐告訴上證報記者,納入A股初期MSCI會比較謹慎,因為投資者對這些新興板塊上市的股票不太熟悉,或存在不同的風險。
但目前來看,創(chuàng)業(yè)板占整體A股近20%左右的自由流通市值。它在A股中已經發(fā)展成為一個重要的板塊,于是MSCI也趁著此次咨詢,把這個問題考慮進來。如果到時咨詢結果正面的話,未來納入A股的中盤股中會包含有部分創(chuàng)業(yè)板股。
并且,待中盤股納入之后,這些納入的大盤股和中盤股就會代表A股,在MSCI指數(shù)體系中,形成一個標準指數(shù),即MSCI中國A股指數(shù)。
在咨詢結束之前有什么工作安排?對咨詢里建議的三個步驟的成功實施概率,有沒有預估?
謝征儐表示,MSCI要經過整個咨詢后才能得出結論。在往后幾個月的期間里,MSCI團隊會和客戶做進一步深入交流,希望在明年2月28日當天或之前,公布最終決定,同時也跟中國監(jiān)管層繼續(xù)保持密切聯(lián)系。
據(jù)了解,在未來幾個月的咨詢過程中,MSCI將與市場探討的核心問題包括:
1、對中國A股大盤和中盤股都設定納入因子為20%是否合適?投資者是否預期市場準入限制會給增加納入制造麻煩?
2、將中國A股大盤股納入因子增加至20%的擬議實施時點,會與MSCI沙特阿拉伯和MSCI阿根廷指數(shù)重新分類至新興市場同時進行,對這一潛在過程進行管理是否為重要考量?
3、對中國A股大盤股和中盤股證券區(qū)別對待是否合適?投資者需要多長時間準備來覆蓋額外的168只中國A股中盤股證券?
4、投資者是否同意添加創(chuàng)業(yè)板到符合條件的中國證券交易所分部清單(eligible stock exchange segments)中?投資者是否準備好了投資創(chuàng)業(yè)板證券?
同時,MSCI將審議現(xiàn)有的A股市場準入限制,包括交易暫停、與國際結算周期的一致性、獲得對沖和衍生工具的便利程度,以及使用在岸人民幣進行股票結算等。其他待審議事項還包括:交易假期、接觸IPO和ETF產品的能力、股票借貸、互聯(lián)互通機制穩(wěn)定性和綜合性等。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