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財富網訊(衣韻潼)12月24日,國務院常務會進一步加大對民營經濟和中小企業(yè)的支持力度,推動資管產品、保險資金依規(guī)參與處置化解民營上市公司股權質押風險,紓困民營企業(yè)的機構陣營再獲充實。
據統(tǒng)計,在證券公司資產管理計劃方面,截至11月末,已有14只證券行業(yè)支持民企發(fā)展系列資產管理計劃完成備案,成立規(guī)??傆?934.10億元;而在保險資管紓困專項產品方面,截至目前,已有包括新華保險、太平保險、華泰保險等在內的9家保險資管公司在中保登公司完成了專項產品登記,目標規(guī)模達1060億元。
專家指出,隨著長線資金陸續(xù)進場,股權質押風險有望得到進一步緩解。
穩(wěn)健資金進場利好后市發(fā)展
巨豐投顧高級投資顧問張旭對中國財富網表示,資管產品和險資都屬于長期穩(wěn)健資金,可做一定程度的跨周期配置,在較長時間周期內平緩特定時間點的壓力和風險。資管產品和險資進場,不僅能夠為市場注入流動性,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質押流動性風險,幫目標公司度過流動性危機,更能間接利好上市公司融資,利于穩(wěn)定市場預期,增強投資者信心,為后市發(fā)展帶來積極影響。
張旭指出,在不考慮流動性問題的基礎上,具備生產核心利潤能力、有一定成長性且股價在前期跌幅較大的民營企業(yè)更易獲得資管產品和險資的青睞。
博星證券研究所所長、首席投資顧問邢星認為,此次推動資管產品進場,調動了銀行系統(tǒng)、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及信托公司等積極性,助力民企化解股權質押風險。而險資的參與也賦予了保險機構更多的投資自主權,為民營經濟發(fā)展提供更多長期資金支持,營造良好的融資環(huán)境。這些方式有利于提升股權融資和直接融資比重,引導金融行業(yè)為實體經濟提供更多資本性資金,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杠桿,增強經濟中長期發(fā)展韌性。
有分析人士稱,2018年險資的紓困性舉牌與前兩年相比更傾向于加大財務性和戰(zhàn)略性投資,而非謀求公司控制權。張旭認為,與直接獲取控制權相比,財務投資與戰(zhàn)略投資更友好,容易被目標企業(yè)所接受。“險資此次進場的目的是提供提供流動性支持,而非進行產業(yè)并購、收購,當下所處環(huán)境和出資目的與之前不同,更重要的是,通過財務投資和戰(zhàn)略投資方式,還能減少不必要的阻力,提高援助效率?!?/p>
質押規(guī)模龐大 市場仍需努力
截至12月24日,A股市場總計質押股數6371.88億股, 占兩市總股本的9.94%,實現2018年四季度以來的低點。與此同時,包括康欣新材、奧馬電器、長鷹信質等在內的多家民企在12月相繼公告稱已獲紓困資金,股權質押風險得到明顯緩解。
證監(jiān)會上市公司監(jiān)管部副主任孫念瑞于近日表示,此前質押率超過80%的高質押率公司數量有所下降,多部門協作下因急跌而形成的股權質押風險已經得到遏制。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12月21日,仍有約20家上市公司就新增股權質押情況進行披露,其中部分為補充質押??梢娔壳癆股的股權質押風險依舊存在。
張旭表示,雖然市場股權質押規(guī)模連續(xù)數周下降,但數據統(tǒng)計,當前兩市質押市值仍在4.31萬億元左右,規(guī)模龐大,如果市場出現下跌,仍有一些上市公司將面臨被動平倉風險。想要真正解決股權質押風險,需要兩個核心條件——資金和意愿。
“股權質押風險的核心是流動性,目前援助資金體量有限,后期需要有更大規(guī)模的新增資金入場才能逐步化解風險。同時,資金能否進場最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意愿,若要激發(fā)新增資金參與股票質押風險化解的意愿,市場本身必須具備一定的吸引力”,張旭說。
邢星指出,當前市場處于震蕩尋底的過程中,股價下跌直接導致市值縮水,進而催生股權質押風險度上升。對于這種市場格局,在大的反轉拐點到來之前,股權質押問題若想徹底改變,還要花時間等待,并需要多方主體運用不同的金融工具共同解決。同時,如果政策導向催化市場投資風向轉變,使大盤出現大幅上漲,那么質押風險的降低也將是水到渠成。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