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前行長周小川今日在第九屆財新峰會表示,由于區(qū)塊鏈等新興技術的出現,使得技術提供商與傳統金融機構在技術路徑選擇上存在部分分歧。在其看來,部分技術應用提供商沒有將潛在的金融服務能力發(fā)揮出來,而是把眼睛瞄向圈錢,“看中存款賬戶的錢,模仿銀行吸收公眾儲蓄”。
他以第三方支付牌照為例,其稱,在已經發(fā)放的200多張第三方支付牌照當中,“有一部分牌照領取者實際上對于支付科技,(提升)支付的效率、降低成本不是太感興趣,真正感興趣的就是能收預付款,收到預付款好像就行了。這樣的扭曲有時候會出問題,最近類似P2P搞資金池也出了不少類似的問題,這也是一種扭曲”。
此外,他分為,部分技術提供商將新產品、新技術當成投機賺錢的主要工具,“特別早地就推到市場上進行買賣,而且認為市場交易可能會在金錢上大有收獲,這樣的話會產生扭曲,而且甚至會產生一些損壞”。
第三,周小川擔心,IT行業(yè)、互聯網行業(yè)會出現“贏者通吃”的現象。這種現象“跟我們原本的目標是有所不同的”,周小川強調,市場應實現競爭性發(fā)展使得最好的技術能夠凸顯出來,最終被加以使用。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版權合作請聯系010-59513809”)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