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擴大MLF擔保品范圍,有助于緩釋當前市場風險,在穩(wěn)住總體杠桿率的基礎上,換取經濟轉型的時間,為中小微企業(yè)提供融資便利,在人才驅動和科技創(chuàng)新驅動的戰(zhàn)略下,保護經濟結構轉型優(yōu)化的生力軍?!敝朽]證券董事總經理尚震宇昨日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近日,央行決定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范圍。對此,彭博經濟學家陳世淵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本次MLF擔保品擴圍,央行的著眼點應該是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引導金融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fā)展。擔保品擴圍之后,銀行持有的相關債券和貸款價值上升,其愿意配置更多資源在這些領域,相關債券和貸款利率有望因此下降,這可以減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陳世淵表示,MLF擔保品擴圍的影響應該更多是結構性的調整金融資源配置,向小微、綠色、“三農”企業(yè)傾斜,而不是貨幣政策總量放松的信號。這對于債券市場具有一定正面意義。但由于這個政策只是增加了相關債券和貸款的擔保功能,利率下降并不會很顯著,所以對市場影響不會太大。對于投資者,需要認識到去杠桿是政府未來幾年的主要任務之一。在這個前提下,資金有持續(xù)偏緊的可能性,很多低效企業(yè)風險會暴露,市場風險不可低估。
從擴容后新增質押品規(guī)模來看,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昨日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MLF存量余額4.02萬億元,而且尚未觸及可質押資產上限,大約4000億元至6000億元可質押的資產規(guī)模,對于目前商業(yè)銀行來說可謂不大不小,結構上面的信號意義大于總量上的寬松意義,對新券發(fā)行的意義大于存量調整的意義。
興業(yè)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目前MLF余額約為4萬億元,而全國性商業(yè)銀行持有的國債、國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就有11.4萬億元。此處因數據可得性,不考慮除全國性商業(yè)銀行外的公開市場其他一級交易商,也沒有考慮央票、地方債、AAA級信用債等品種,即使如此,11.4萬億元的合格擔保品也已不少。因此,此處央行擴容MLF擔保品范圍,并不意味著MLF投放量就會出現快速增長。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