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11日,在第二屆中國金融四十人伊春論壇上,人民銀行原行長周小川表示,人民幣國際化有不錯的前景,過去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未來還有一些工作要做,需要把握低調務實、持之以恒、有所取舍和避免制度搖擺的原則。
周小川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要比預期進展得快。在2008年次貸危機之前,市場并未對人民幣國際化有太多的期待,隨著次貸危機發(fā)酵,國際儲備貨幣的多元化是人民幣國際化的動因。
人民幣加入SDR后,IMF對于匯率制度有一定要求。首先匯率是浮動匯率,其次貨幣可以可自由使用。在可自由使用的時候,有各種各樣的管理和監(jiān)測,包括美國在內,跨境交易的也是監(jiān)測和罰款。對于中國來講,人民幣可自由使用,更強調實體經濟自由使用。所謂實體經濟自由使用,像貿易、投資、旅游這些都比較明顯,屬于實體經濟自由使用。金融市場,大部分金融市場的交易也是可自由使用,但是有一部分還在發(fā)展之中。
在國際規(guī)則方面,周小川認為,一些國際規(guī)則并非特別公平,特別是對新興市場和發(fā)展中國家不特別公平。但實踐中還是要跟著國際規(guī)則和共識走。
近期隨著美國經濟的恢復,西方經濟大部分國家從危機中逐漸走出,情況又有變化。
“人民幣國際化不是直線前進的,有時候走得快一點,有時候慢一點。從長遠來看,從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來看,人民幣國際化是有前景的。“周小川表示。
周小川表示,過去已經取得了一些成績,未來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還需要重視四個方面。
首先要保持低調。人民幣國際化不是自己說的,是要市場參與者愿意用人民幣,這也是比較長期的任務。
其次要有所取舍,要有清晰的目標,需要選擇一部分,放棄一部分。類似此前經濟學家蒙代爾提出了不可能三角,政策選擇做一定的舍棄。這要在經濟學角度要認識清楚。
再次要持之以恒,很多事情要堅持很多年才能逐漸有結果。人民幣國際化取決于市場最后的選擇,市場較為看重政策穩(wěn)定性。
第四,避免政策搖擺。如在環(huán)境出現(xiàn)破壞性變化的時候,一旦制度安排出現(xiàn)搖擺,可能會對于人民幣國際化產生不利影響。
“主觀上講,政策都不想搖擺,但客觀情況會發(fā)生變化,經濟增長有時候強勁有時候下滑。出現(xiàn)這些變化以后,對策要注意各個方面,有一些制度安排如果做出搖擺性的安排,恐怕對長遠有影響,比如對人民幣國際化等就會出現(xiàn)不利的影響。”周小川強調。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