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94點,恒生AH股溢價指數(shù)于12月3日盤中跌至一年多以來的低點,距滬港通開通4年來的最低點位113.19點(2017年3月21日)僅一步之遙,居于近4年運行區(qū)間(高點為154.11點)的底部。出現(xiàn)這一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港股市場投資者近期更傾向于加倉金融類H股等大藍籌。
截至12月4日收盤,恒生AH股溢價指數(shù)報116.54點,微升0.4%。在全部106只A+H股中,共有19只股票的溢價水平不到16.54%,即低于指數(shù)水平。其中,海螺水泥、中國平安、鞍鋼股份、招商銀行、淮柴動力、寧滬高速、中國石化等7只股票A股較H股處于折價狀態(tài)。海螺水泥是唯一AH折價率超過10%的股票,相較年初的折價比例有所擴大。
近期,AH股溢價指數(shù)的趨勢下行主要是因為11月份港股走勢相對較強。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表示,11月份,銀行及保險板塊H股的股價修復幅度較大。前期,港股受外圍市場波動影響曾大幅回調,推動AH股溢價指數(shù)在10月份出現(xiàn)一波急升。而此后的H股補漲行情則又使AH股溢價幅度收窄。
與A股近期熱炒低價股、題材股不同,近期的H股行情中,大盤藍籌股反彈更為強勁。顏招駿分析認為,港股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他們通過估值、前景、分紅及流動性等因素來選股,權重金融股成為近一階段的熱門。
在AH溢價表的另一端,洛陽玻璃、綠色動力等8只股票目前的A股溢價率超過200%。其中,洛陽玻璃的A股溢價率更是超過了500%。分析人士指出,H股的頭部效應更為顯著,資金更傾向于大盤股,市值低于50億港元的股票流動性欠缺。以港股市值還不到6億港元的洛陽玻璃為例,其H股12月4日的成交額僅103萬港元,收盤價2.33港元/股。其A股的當日成交額達2339萬元,收盤價12.47元/股,流動性差距顯著。
近兩個交易日,AH股溢價指數(shù)出現(xiàn)回升態(tài)勢。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南北向資金活躍度逐步提升,AH股的聯(lián)動性愈發(fā)提高。不過,顏招駿認為,由于金融條件、市場結構、自由流通股數(shù)等方面的差異依然存在,AH股有明顯折溢價的情況仍會延續(xù)。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