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經濟穩(wěn)健運行
中國證券報:從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看,我國經濟呈現出哪些特征?
謝亞軒:一方面,中國經濟一些重要指標增速出現較明顯的回落,如固定資產投資完成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這是經濟結構轉型難以避免的現象,但中國經濟形勢依然保持穩(wěn)定,傳統(tǒng)動能放緩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正在下降。另一方面,中國經濟增長的質量正在持續(xù)改善,工業(yè)企業(yè)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宏觀負債率快速上升趨勢得到有效遏制,財政赤字率低于國際公認警戒線水平,商業(yè)銀行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保持較高水平。經濟新動能和消費正在成為驅動中國經濟前進的核心動力,經濟新動能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不斷提升,服務消費快速增長,成為居民消費的主要增長點。盡管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回落到中高速增長狀態(tài),但增長的效益和質量正在不斷提升,這夯實了中國經濟行穩(wěn)致遠的基礎。
邵宇:實體經濟仍運行在穩(wěn)健區(qū)間。金融領域,寬貨幣和緊信用,導致流動性充裕和短缺并存。今年以來,央行通過多種“降準”方法,向市場投放了萬億流動性,短期利率和高信用債利率不斷下行,這說明流動性很充裕。但另一方面,低信用等級債務融資利率上升,企業(yè)融資能力下降,又反映出流動性很緊張。這是因為流動性是分層的,它并不是裝在一個池子里,央行和監(jiān)管機構通過各種措施,按下了“水閥”,導致高杠桿、產能過剩以及風險較高的領域枯竭。這一點可以從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速及其內部結構的變化看出,M2增速創(chuàng)歷史新低,也能說明這個問題,以及廣義流動性在不斷收縮,M2與社會融資規(guī)模增速還會進一步收斂。這是“去杠桿”,或者是“穩(wěn)杠桿”必要舉措。
趙偉:當前,在防風險、去杠桿背景下,信用收縮影響加速顯現,我國經濟正在經歷“陣痛期”。6月貨幣金融數據顯示,作為經濟領先指標的社會融資規(guī)模存量增速仍在加快回落,信用收縮尚未結束。在信用持續(xù)收縮影響下,二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6.7%,較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創(chuàng)1年半以來新低;6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增速連續(xù)第4個月出現下滑,工業(yè)增加值同比增速也大幅回落。結合近期高爐開工率、發(fā)電耗煤增速等中觀高頻指標走弱情況來看,當前經濟景氣已出現回落跡象,后續(xù)信用收縮對經濟的影響或將進一步顯現。
中國證券報:下半年國內經濟將如何運行?
謝亞軒:由于內外形勢不確定性增強,下半年國內經濟的下行壓力將有所提高。但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向深入,我國經濟在不利局面的回旋余地反而擴大,依然保有足夠的政策空間來應對不確定性的沖擊。首先,以補短板、惠民生為重點,適度擴大有效投資需求。其次,通過個稅制度改革,刺激居民消費,提高消費在我國經濟中的壓艙石作用。第三,繼續(xù)減稅降費并改善營商環(huán)境,激發(fā)市場主體活力,增強中國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
只要消費需求保持穩(wěn)定,中國經濟就不會出現失速下滑現象。而下半年消費除了個稅改革利好因素外,還有進口商品關稅下調以及農村精準扶貧兩大刺激因素支撐。總之,即使投資和出口需求表現不佳,下半年中國經濟仍能保持穩(wěn)定增長。
趙偉:防風險、去杠桿是一場“持久戰(zhàn)”,也是轉型過程中必經的“陣痛期”,下半年我國經濟或繼續(xù)承壓。從歷史經驗來看,我國1998年至2001年和韓國1998年至2000年去杠桿階段,都是長期推進的過程。在此過程中,防風險、去杠桿采取各類“堵后門”措施,控制債務增量、化解存量風險,信用收縮表現較顯著??紤]到社融增速領先經濟表現二至三個季度左右、下半年信貸投放少于上半年,信用收縮對經濟的影響或在下半年體現得更為明顯。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