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14日凌晨,美聯(lián)儲宣布再次加息,將聯(lián)邦基金目標利率區(qū)間上調25個基點至1.75%-2.00%,這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首次重新回到2%的整數(shù)關口。
中國方面,央行14日上午9時50時分左右發(fā)布消息稱,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維持利率不變。
受上述消息影響,股市和國債期貨今日早間大幅上揚,國債期貨大漲,10年期債T1809漲0.45%創(chuàng)月內新高,10年國開活躍券180205收益率下行近5bp,10年國債活躍券180011收益率下行逾3bp。
A股股市在保險和券商等權重板塊護航下,盤中也直線拉升上漲,創(chuàng)業(yè)板指漲近1%,滬指一度漲逾0.50%。
中信證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師明明表示,跟隨加息與否需權衡考慮目前內外部因素。中美利差和人民幣匯率是外部因素,對我國央行會否加息有一定影響。但國內經濟基本面面臨一定下行壓力,擴內需和降低企業(yè)融資成本成為經濟金融工作的主要目標,內部環(huán)境制約貨幣政策收緊,加息面臨的壓力較大。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則認為,中國正處在脫虛向實時期,人民幣沒必要匆忙跟隨美聯(lián)儲貨幣政策,中國當前正處在脫虛向實的時期,金融層面的東西太多了,實體層面的東西太少了,如果實體層面調整沒有到位,還是金融偏多,利率的手段是不管用的。當前依然處在結構調整的過程當中,中央銀行的基調依然是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雙邊的匯率走勢。此外,美聯(lián)儲的貨幣政策是一個長周期的計劃,不是一個短期的應對。我們長周期的計劃是調結構,調結構的過程要有耐心和耐力,讓匯率、利率有一個平和期、過渡期和相對的穩(wěn)定期,這對我們調結構是特別有意義的。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