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孩子投資和配置一份保險,成了今年“六一”兒童節(jié)不少80后、90后寶爸寶媽們的不二之選。
“教育金保險”往往是他們?yōu)楹⒆淤徺I的第一份保險。出發(fā)點是好的,但卻偏離了“先保障、后理財”的保險配置理念,并沒有真正覆蓋孩子成長中的風險。
如何樹立正確的兒童險配置理念?小編在這里做了一份兒童險攻略,為“保險盲”的家長們做一次免費科普。
意外險:“熊孩子”的標配!
跌倒、觸電、燙傷……,“熊孩子”的頑皮眾所周知。孩童是意外風險高發(fā)人群,兒童意外險應該是每個寶寶降生后,家長為其投保時的第一選擇。
意外險主要包含以下責任:意外醫(yī)療和意外身故、傷殘責任。
首先是意外醫(yī)療責任,用于保障孩子因意外受傷導致的門診和住院費用。這類保險額度普遍不高,往往在1萬元-2 萬元。購買時,應優(yōu)先考慮不限社保用藥的保險產品,報銷比例也是越高越好,免賠額越低越好。
其次是意外身故、傷殘責任。這部分賠付是有限額的,即0歲-9歲身故賠付不能超過20萬元;10歲至17歲身故賠付不能超過50萬元。
重疾險:兒童健康險之首選
近年來,兒童重疾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孩子一旦罹患重疾,家長就要面臨巨額的治療費用。
因此,兒童的第一張健康險保單非重疾險莫屬!
現在不少保險公司都推出了少兒重疾險。一般來說,孩子出生滿30天,家長就可以為其投保了。
重疾險,顧名思義,主要是指在孩子確診重大疾病時給付的保險金,既可用于孩子治療,也可減輕家長因照顧孩子而帶來的收入損失。
隨著兒童險領域競爭的充分,保險公司在產品設計上越來越人性化。預算有限的家庭,可以選擇單次重疾賠付的基礎款。預算充足的家庭則可以加上如“少兒特定疾病2倍賠”“罕見疾病3倍賠”等保險公司開發(fā)的附加保障。
投保少兒重疾險時,應該注意哪些事項?小編為你劃重點:
1、優(yōu)選消費型產品。相同保障的情況下,消費型重疾險比返還型重疾險便宜很多。節(jié)省下來的資金,還可以為孩子配置更完善的保障。
2、中癥、輕癥保障盡量配。中癥、輕癥往往是疾病發(fā)展為重癥前的某些階段,此時疾病治愈率高、費用相對低。建議寶爸寶媽們在預算尚可的情況下,選擇覆蓋這部分責任的產品。這類產品往往還包含保費豁免權,即一旦確診為輕癥或中癥,便可以豁免后期保費,最大程度地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
醫(yī)療險:感冒發(fā)燒不用等!
隨著醫(yī)保政策的普及,大部分寶爸寶媽都知道,孩子一出生就要盡快辦理醫(yī)保業(yè)務。對于有預算的家庭來說,在投保意外險和重疾險之后,還可以配置少兒醫(yī)療險。
不少家長選擇配置少兒醫(yī)療險,看重的就是就醫(yī)體驗。這一點上,少兒高端醫(yī)療險在這方面的優(yōu)勢比較明顯。
首先,高端醫(yī)療險的報銷范圍包含了一些知名私立醫(yī)院。就醫(yī)體驗好,主要體現在環(huán)境設施豪華、排隊等待時間短等方面。
其次,高端醫(yī)療險還會提供額外的增值服務。比如藥品配送、醫(yī)療信息咨詢、緊急救援等服務。
當然,高端醫(yī)療保費價格也相對更高,年繳保費基本上在萬元以上。
如果預算有限,“百萬醫(yī)療險”是寶爸寶媽們的另一個選擇。百萬醫(yī)療險雖然不能提供上述高端醫(yī)療險的保障和服務,但是大部分產品也有費用墊付、外購藥報銷、就醫(yī)綠色通道等服務,一定程度上可減輕家庭的經濟壓力。
教育金:想清楚后再買
如果寶爸寶媽們配置了上述三類保險產品,還有預算的情況下,也可以買點教育金保險。但購買之前一定要弄明白這張保單的作用。
教育金保險,又稱教育保險金,顧名思義是一種給孩子準備教育基金為目的而設定的儲蓄險。
教育金保險可以為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提供相應的教育保險金,例如:初中、高中和大學的學費保金。目前,教育金保險主要有教育基金、創(chuàng)業(yè)基金、婚嫁基金等。它兼具儲蓄和保障的雙重功能。
在投保教育金保險之前,家長們心中一定要有一份教育金規(guī)劃路線圖。
第一步,確定目標,厘清未來需求。比如,希望孩子在國內讀大學還是留學,是上普通學校還是名校?每年學費大概是多少?
第二步,梳理家庭財務狀況,根據家庭風險承受能力,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有多少錢辦多少事,除了學費之外,每年家庭其他大額開支有多少,要算清楚老人贍養(yǎng)費用及時間、家庭房產購置計劃等開支,綜合測算出孩子未來每一階段應儲備的教育基金,同時評估好市場利率、保險公司投資能力等各方面的風險。
看完這份兒童險攻略,你是不是已經知道了投保的先后順序。
沒錯,對于孩子來說,在成長階段首先需要應對的是意外和疾病帶來的風險,投保順序應以意外、重疾、醫(yī)療為先,其次再考慮教育金及其他投資型產品。應遵循“先保障、后理財”的原則,避免將教育金排在兒童險的首位,風險保障才是最重要的。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