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來權益市場出現回暖,但因多空分歧較大,投資者信心不足,權益類基金產品募集情況并不理想。相反,基于固定收益屬性的債券基金,尤其是短債基金,2019年以來依然延續(xù)火爆吸金態(tài)勢。
股基延期募集
記者觀察發(fā)現,新年以來權益市場持續(xù)回暖,包括股基在內的權益類基金收益也隨之回升。但因多空分歧明顯,權益反彈缺乏明顯力度,多只新成立股基延遲募集期限。比如,在2019年1月中下旬,就有農銀匯理基金等公募延期募集旗下權益類產品,同時還有個別公司發(fā)生新基金募集失敗現象。
分析人士認為,這些現象與投資者信心下降有關。“延期募集或募集失敗現象自2017年就存在,除了中小基金公司產品同質化原因外,主要還是市場低迷導致投資者認購意愿不強。”
但從趨勢上看,公募卻看好權益市場的戰(zhàn)略配置優(yōu)勢。諾安平衡偏股混合基金表示,雖然2019年上市公司利潤不及2018年,但因風險出清后會大概率修復,調整過后A股相對于其他大類資產具有較為明顯的配置優(yōu)勢。
值得一提的是,保險公司等也有著類似偏好。1月28日晚間,銀保監(jiān)會稱鼓勵保險公司使用長久期賬戶資金,增持優(yōu)質上市公司股票和債券。對此,招商基金表示,截至2018年11月,險資股票及基金占比為12.42%,未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同時,深圳某公募基金人士對記者透露:“保險公司一直是我們的機構客戶,會購買我們的基金產品。去年他們主要是買了債基,但今年才剛開始,具體情況還有待觀察?!?/p>
另外,近期有調研數據顯示,在接受訪問的數十位保險機構中,有超過40%的機構認為無風險利率下行、風險資產預期收益不好,各資產類別缺乏明顯機會,未來3年至5年可能下調投資收益目標,同時逾六成保險機構最關注信用違約風險?;谠撆袛?,險資在2019年傾向于降低風險類資產持有比例,增持基礎設施投資和股基等標的。
短債基金募集逾百億
與權益類產品受冷落不一樣,短債基金依然延續(xù)了去年的向好行情。
記者梳理發(fā)現,得益于去年下半年的債牛行情,債基尤其是短債基金成為公募發(fā)力方向。Wind數據顯示,2018年共有平安基金、銀華基金、招商基金、創(chuàng)金合信等近20家公司成立34只短期純債基金(其中有25只集中在10月后發(fā)行),總計規(guī)模達1086.95億元。其中平安短債規(guī)模超過160億元,光大超短債、創(chuàng)金合信恒利超短債的規(guī)模均在30億元以上。
進入2019年,上述短債基金的收益也在穩(wěn)步上升。數據顯示,2018年成立的34只基金,成立以來的加權平均收益從去年底的2.17%增長到最新的2.23%,目前收益最高的是平安基金的平安短債A。另外,2019年首月未滿,今年以來已有13只(不同份額分開計算)短期純債成立,而2018年前三月,新發(fā)短債產品為零。具體看,這13只基金最新合計規(guī)模達到了154.12億元,其中富國短債以41.12億元的規(guī)模位居第一。
分析人士認為,短債延續(xù)火爆態(tài)勢并持續(xù)吸金,主要是因為經濟增速低迷,權益市場難見實質起色,固收類標的成為階段性選擇。“目前權益市場還沒真正起來,銀行渠道不愿賣權益類產品,債券類基金還是主流選擇。我們去年8月成立一只超短債,到年底規(guī)模就超過了35億元,今年初成立的一只短債,規(guī)模目前也超過了3億元?!鄙钲诹硪还既耸扛嬖V記者。
另外,市場人士還表示,隨著資管持續(xù)推進凈值化轉型,短債基金預計仍將面臨繼續(xù)擴容。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