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28日下午,一場由中國新聞書店融媒匯書吧、聯(lián)合潭柘書院、老舍基金會主辦的北京閱讀季“夏閱山”之“品讀西山”的主題分享會在書墨氤氳、古樸典雅的四合院風格建筑——門頭溝區(qū)潭柘書院的春海堂舉行。
本次活動邀請到了原門頭溝區(qū)人大副主任、對永定河流域文化頗有研究的中科院地理所客座教授譚杰老師和現(xiàn)任北京永定河文化研究會會長、北京史地民俗學會會長的張廣林會長,還有來自各行各業(yè)的愛閱讀的書友們?;顒訌闹袊侣剷耆诿絽R書吧店長張靜麗女士對書吧的介紹中拉開序幕。緊接著到場書友們進行自我介紹,書友們有的是資深書迷,有的是專門從事科教頻道讀書欄目的……真是臥虎藏龍,齊聚一堂。
本次活動嘉賓譚杰老師帶來了一場精彩的西山文化帶的介紹。譚老師引經(jīng)據(jù)典、追古溯今開啟了了解大西山對北京城的成因以及永定河流域文化的再認識。京城西部的太行山余脈——大西山是界山,不僅是遮擋西北風肆虐的天然屏障,也是保衛(wèi)北京城市安全的軍事屏障。那山是“父親山”,水便是“母親河”。永定河流域里最大的名山是北京城正西的山地的通稱——大西山,它的核心部分在永定河中游及下游的門頭溝境內(nèi),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峰160余座,在這里山與河實現(xiàn)了完美交融。大西山隸屬太行山北端余脈,是由一系列的名山組成的,這里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天然的風景名勝區(qū)。靈山是北京門頭溝區(qū)與河北涿鹿交界處的一座大山,海拔2303米,為北京地區(qū)最高峰。另有百花山,海拔1991米,是北京市五個自然保護區(qū)之一,素有華北天然動植物園之稱。此外還有佛教名山戒壇山,道教名山妙峰山,煤業(yè)窯神文化的九龍山、被譽為西山之祖的髽髻山。由地質(zhì)構造形成的天然奇觀,有被譽為“京西大峽谷”的龍門澗……
長城文化帶、大運河文化帶和西山文化帶是貫穿北京的“三個文化帶”,其中西山文化帶所承載的文化類型最為豐富,底蘊也是更為深厚的。
活動尾聲每位書友獲得北京閱讀季提供的紀念品“閱讀護照”,最后,在各位書友和嘉賓老師的互動中圓滿結束。
關注中國財富公眾號